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8:45:44  浏览:988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改办西部[2010]1953号


四川、甘肃、陕西、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山体松动、岩体破碎、,遭遇强降雨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8月7日,甘肃甘南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为切实加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受地震灾害的影响,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现象严重,形成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当前正值主汛期,加之今年极端天气频发,若遇瞬时暴雨和强降雨,极易导致山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灾害。同时,地震灾区因地震形成的雍塞体、堰塞湖等其他安全隐患尚未彻底排除。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数量多、危害大、险情重、治理难度高,不仅严重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严重影响着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实施和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震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吸取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深刻教训,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突发性,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真正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进一步部署和落实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的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

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强化防范地质灾害的各项措施。重点针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城镇、乡村等人员聚集区,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沿线地区和重大项目施工区,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重点抓住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等成灾快、防范难度大的灾种,加大汛期巡查监测频率,对各重大隐患点实行24小时监测,对所有威胁群众和重要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加强县乡两级责任制的落实,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和人员。

三、加快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灾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地质灾害防治是汶川、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重要任务。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按照预防为主、治理与避让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认真实施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防和紧急救援能力。地震灾区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和本省制定的管理办法以及国务院、省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对已确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倒排时间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确保按时完成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任务。地震灾区各省要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资金到位率,加快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实施,将新发现的隐患点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灾后重建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灾后恢复重建建设项目,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尽量不要将城镇村等人员集中区建立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对确实无法完全避让的,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排危除险。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未开展工程治理的,不得批准建设用地。

考虑到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动态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条件多有变化,灾区省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总量不变和防灾效益不减的前提下对恢复重建规划中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对由专业地勘单位和专家论证后提出的部分规划项目防灾手段发生改变的,可相应调整防灾措施和部署;对突发或新增而未纳入规划但对后期恢复重建项目有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点可及时纳入规划并付诸实施,以确保恢复重建项目的地质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五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粮油市场成品粮油质量测报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粮油市场成品粮油质量测报办法》的通知

伊政办发〔2011〕5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属、中属在伊行政机构,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伊春市粮油市场成品粮油质量测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伊春市粮油市场成品粮油质量测报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成品粮油质量的监督管理,杜绝假冒伪劣粮油产品进入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国家认监委发布的《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和《伊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伊政发〔2007〕9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伊春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成品粮油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质量测报的主要品种为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

第四条 质量测报时间分为定期测报和不定期测报。定期测报每季度一次,不定期测报要根据上级要求和市场粮油质量情况随时测报。

第五条 质量测报的检验项目按国家标准执行。重点测报小麦粉中的添加剂、植物油中的溶剂油残留量、大米中的重金属和黄粒米。

第六条 各级工商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市粮油检验监测站开展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粮油样品扦样方法,共同扦取成品粮油样品。

第七条 样品在扦取时应填写样品扦样单(一式三份),扦样单位和被扦样单位各一份,另一份随样品送交市粮油检验监测站。扦样单由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市粮油检验监测站要建立台账,对送检样品进行登记,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检验结果,开具检验结果报告单,报市粮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粮食局)。

第八条 样品在运送、保存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当措施,防止样品损坏,避免可能发生的霉变、生虫、挥发成分逸散及污染等。检验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妥善保管至少一个月,以备复检。对易发生变化的检验项目不予复检。对检验项目易发生变化的样品和易变质的样品不予保存,但应事先声明。

第九条 市粮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审核后的检验结果汇总整理,通报被检单位。经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检验结果在新闻媒体公布。对不合格的粮油产品,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按法律规定程序处理。

第十条 成品粮油的质量测报实行免费制,样品费、检验费由市粮油检验监测站承担。

第十一条 对拒绝扦样的单位和个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2009年11月4日发布的《伊春市粮油市场成品粮油盐质量定期测报办法》同时废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代表工作办法(已废止)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代表工作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989年1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密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联系,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联系自治区人大代表,是常务委员会的一项主要职责,是做好常务委员会工作的基础。常务委员会要坚持为人民代表服务的思想,接受人民代表的监督。
第三条 常务委员会联系自治区人大代表的主要范围是:征求人大代表对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事项的意见;听取人大代表对实施法律、法规的意见;处理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受理人大代表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检举、
揭发和控告。
第四条 常务委员会联系自治区人大代表,采取直接联系、通过选举单位和委托盟人大工作机构联系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在审议重要议案前,将草案印发有关人大代表,征求意见。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根据议程邀请有关的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第七条 常务委员会各委员会在起草、修改地方性法规和讨论修改法律草案时,可以请有关的人大代表参加和征求意见。
第八条 常务委员会在组织检查对法律、法规和决议、决定的遵守执行情况时,根据检查的内容,可以邀请有关的人大代表参加。
第九条 常务委员会组织专题调查和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时,可以邀请所在地区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参加。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调查研究时,要走访所在地的自治区人大代表,或者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
第十条 常务委员会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一般要组织人民代表集中视察。
常务委员会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组织人大代表就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视察,并委托选举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人大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视察。
第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委托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盟人大工作机构,按照便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原则,可以将本行政区域的自治区人大代表组成代表小组,也可以与所在地的旗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共同组成代表小组,进行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视察等活动。
第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委托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盟人大工作机构,负责联系本行政区域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并向常务委员会反映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意见和要求。
第十三条 常务委员会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政治部,负责联系内蒙古军区和驻军中的自治区人大代表。
第十四条 设区的市,盟属旗、自治旗、县、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可以邀请本选举单位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第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办公厅负责联系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并为人大代表执行职务服务。
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要听取办公厅关于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情况的报告,研究联系代表工作。
第十六条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自治区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要尊重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职务,并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七条 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除由常务委员会处理的以外,分别由常务委员会办公厅,设区的市,盟属旗、自治旗、县、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由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有关部门处理,并及时
答复代表。代表对答复有意见时,可以向原交办机关反映,由交办机关转交原答复单位再作答复。
第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办公厅要做好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来信来访工作,对提出的问题,要及时交由有关部门办理;对检举、揭发和控告,交由有关机关查处;对重大问题,要提请主任会议讨论处理。
第十九条 自治区人大代表要求会见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时,常务委员会办公厅要负责联系,给予安排。
第二十条 自治区人大代表在执行职务期间,代表所在单位应给予必要的便利,工资和奖金照发,劳保、福利等待遇不变。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编制年度预算,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自治区财政。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