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调整广东省各被授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4:08:53  浏览:80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调整广东省各被授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调整广东省各被授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调整我省部分被授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范围的请示》(粤工商函〔1996〕115号)收悉。由于你省各被授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被授权的时间跨度较大,登记权限和管辖范围不统一,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被授权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登
记注册和监督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明确各被授权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登记注册权限和管辖范围,经研究,决定对你省各被授权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登记权限和管辖范围进行重新规范。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以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地区)企业在广东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登记管理:
1.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批准或广东省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及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2.在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范围内从事承包工程、承包经营管理等生产经营活动(省属企业项目)的外国(地区)企业。
二、各被授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以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地区)企业在其管辖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登记管理:
1.市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批准或市人民政府呈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2.外商投资企业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范围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3.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范围内从事承包工程、承包经营管理(不包括省属企业项目)的外国(地区)企业。
番禺、普宁、顺德、南海市(县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按规范文件授予的,仍按原授权文件执行。
三、鉴于你省部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核准登记权,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授予的,此次不再重新规范。你省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注册工作,仍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88年对你局《关于改进我省外商
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请示》的批复意见执行,即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注册,由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未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的,由你局办理登记注册,同时,加强对上述被授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培训、监督和检查;对超越权限擅自对
常驻代表机构进行登记注册的,可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职责有关问题的通知》(工商企字〔1996〕第1号)第一条第五项的规定,及时提出警告并予以纠正,对不服从管理的,有权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议部分或全部撤销其外商投资
企业核准登记权。
四、关于中央各部、委、办在广东省设立的企业和军队企业、外省企业在广东省设立的企业,以审批机关批准文件为依据,按分级登记管理的原则办理登记注册。



1996年5月2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2002年修正)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


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



(1995年10月14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6月6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

《关于修改<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2年6月13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

《关于修改<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加强统计监督检查,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和及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本省辖区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个体经营者和公民,及其在省外、境外举办的企业事业组织均应当履行统计义务,接受统计监督检查。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以下简称统计部门)是统计执法机关,在本辖区内依法行使统计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权。



  企业事业组织主管机构在当地统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对本系统的统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授予省农垦总局、分局的统计机构在本系统内依法行使统计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权。



  第四条 统计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主管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统计检查员,并依法进行相关检查。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个体经营者对统计检查员执行职务时应当据实提供有关资料、介绍情况,不得拒绝、隐瞒和阻挠。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主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应当执行本条例,支持统计部门、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行使统计工作职权。



  第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个体经营者应当到当地统计部门办理统计登记。统计部门对已办理统计登记的,应当定期进行复检。



  第七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专(兼)职统计人员,应当经过统计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第八条 统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对举报的统计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对举报人应当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的,给予奖励。



  对严重的统计违法行为应当通过新闻单位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统计调查对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统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或者建议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由统计部门建议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定和统计制度,上报不符合实际的统计数据的。



  (二)隐瞒真实情况,编造、涂改或者不提供财务和业务核算帐据、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等原始资料的。



  (三)拒不办理统计登记或者年度复检,拒不接受统计部门依法组织的统计调查,未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经催报仍未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



  (四)违反统计制度规定,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第十条 企业事业组织有本条例第九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统计部门予以警告,并可以给予下列处罚:



  (一)有第九条第(一)项行为情节较轻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有第九条第(二)项行为情节较轻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



  (三)有第九条第(三)项行为情节较轻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四)有第九条第(四)项行为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个体工商户有本条例第九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行为的,由统计部门予以警告,情节较轻的,并可以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并可以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并可以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第(四)项规定行为的,由统计部门予以警告,并可以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一条 统计人员未经统计部门培训,无证上岗的,责令限期参加岗位培训;逾期不参加岗位培训的,由统计部门责令调离统计工作岗位,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二条 单位或者个人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由统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窃取或者泄漏国家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 市(行署)、县(市、区)、乡(镇)以及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由统计部门建议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由统计部门或者建议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



  市(行署)、县(市、区)、乡(镇)以及部门、单位领导人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由统计部门建议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统计人员对篡改统计资料弄虚作假行为不予拒绝、抵制的,由统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参与篡改统计资料弄虚作假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五条 违反统计法律、法规,骗取的荣誉称号、物质奖励或者晋升职务、职称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奖励,撤销晋升的职务、职称,并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主管部门监督实施。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上级统计部门有权纠正下级统计部门处理不当的统计违法案件,有权直接查处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统计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 统计执法检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其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一)在执法检查或者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工作中,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超越职权造成后果的;



  (二)无确凿证据、无法定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三)利用执法检查工作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财物的;



  (四)干扰、阻碍统计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的;



  (五)其他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



  第十九条 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1995年12月1日起施行。1991年10月30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统计检查监督条例》同时废止。




中山市摩托车总量控制管理办法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


印发《中山市摩托车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府办[1999]106号


印发《中山市摩托车总量控制 管理办法》的通知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中山市摩托车总量控制管理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中山市摩托车总量控制管理办法

为减少道路交通管理的压力,进一步减低交通噪声和废
气污染,特制定中山市摩托车总量控制管理办法。
一、实行摩托车入户总量控制
从1999年11月1日起,暂停办理摩托车入户手续,11
月1日前已受理但未发牌的摩托车,车主凭受理通知书在1999
年12月31日前到市公安车管所办理上牌手续。
二、限制外地摩托车迁入
从2000年1月1日起,不再办理外地摩托车迁入手续。
但因工作调动和正常户口迁移至我市的居民,其原有摩托车
要求迁入我市,经审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办理迁入手续:
(一)车主为户口迁移者本人;
(二)摩托车使用期不满5年;
(三)摩托车在1999年11月1日以前已办理入户手续;
(四)摩托车发动机为四冲程;
(五)经检验车辆安全性能和技术指标合格;
(六)迁移手续齐备。